
苗族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里具有非常独特的色彩,而他们也拥有着众多热闹非凡的节日: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等等。在众多的节日里面对于苗族妇女最重要的节目就莫过于:回娘家。每年全国各地的苗族都会举行盛大的千名姑妈回娘家的活动,而这次我也有幸能在贵州三棵树镇格冲村乌尧自然寨亲身参与到这场苗族的姑妈回娘家节日。
苗年是苗族人最重要的节日,回娘家则是众多姑妈眼中属于自己的节日。反到每年11月的时候,这个时间各个地方的苗族已婚的女性都会有一场隆重的盛装回娘家。少至几十人,多则上百上千人,其实很多苗族女性嫁的都是相邻的错落,所以回娘家也是集体步行。
在队伍的最前面是几位有威望的姑妈代表,他们吹着苗族特有的笙箫,边吹边左右摇摆。身后着紧跟着的几位装青年,用肩扛着糯米糍粑,鸡鸭鱼等,一路行走声势浩大,当回到娘家村口的时候,一串串鞭炮响起来,是对她们这个时候回家的欢迎。
在村口不管是年轻的男性还是回家的姑妈,都需要喝上一口自家村落人酿制的米酒。这其实是为了欢迎她们回到娘家的一道仪式。
在回到娘家的当天,这些姑妈也是盛装出行,穿着苗族精美的服饰。在她们每个人胸前都挂有一块煮好的彩色鸡蛋,这也是有一定的寓意。
现在越来越多的苗寨愿意将自己的村门打开,让更多的游客来看到自己最美的家乡,让他们一起来体验自己家乡最传统最热闹的节日,而游客们也非常高兴的能参与到活动里面来。
从村子的入口处到活动仪式现场的路上,有着著名的十二道拦门酒,而每个口都有好几位苗族的妇女在守着,想不喝酒从她们的眼皮底下溜进去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就我而言,一路下来也没少喝。其实拦门酒是为了考验外嫁的姑妈是否还有当年气盛。不过对于这种节日的热情,参与进来就是收获的最大幸福感。
当全部的人们都走到村落里的广场中心时,这种仪式才正式开始。队伍前面几位最年长的站在中间一直吹着笙箫,而姑妈与扛着鸡鸭鱼肉的青壮年就一直绕着广场中心转圈,虽然不是很明白他们这种目的,不过想想估计也是为了纪念某种回归娘家仪式的一种方式吧。